• 今天是:
  • 天气预报  
  您当前查看的是:首页>>东方宣传网>>理论学习

徐绍史: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时间:2014-07-31    来源:

——深入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

 

  党的十八大之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习近平同志深刻思考党和国家的奋斗历程和前途命运,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研究和部署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把改革开放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必须更加深刻地认识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更加自觉地把握改革开放的根本启示,更加坚定地承担改革开放的历史责任。

  更加深刻地认识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这场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伟大革命,成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35年来,我国经济社会面貌发生历史性变化,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明显提升。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

  改革开放是提高我国经济实力、实现综合国力由弱变强的历史必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总量不断迈上新台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由弱变强,成功实现由低收入经济体向上中等收入经济体的历史性跨越。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45亿元跃升到2012年的近52万亿元。1978年我国经济总量仅位居世界第十位,2008年超过德国,居世界第三位,2010年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二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的份额由1978年的1.8%提高到2012年的11.5%。根据世界银行数据,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由1978年的190美元上升至2012年的5680美元,已进入上中等收入经济体行列。改革开放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根本动力。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今天中国经济的繁荣局面。

  改革开放是改善人民生活、实现从温饱不足到全面小康的历史必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生活水平提高最快,城乡居民生活由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再向全面小康迈进,社会保障从低水平到建立制度框架再到全覆盖。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65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7917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后,实际分别比1978年增长10.5倍和10.8倍,城乡居民拥有的财富明显增加。贫困人口大幅减少,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人减少到2010年的2688万人,平均每年脱贫544万人。2011年我国将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按照2010年不变价计算)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将更多低收入人口纳入扶贫范围。改革开放创造了改善人民生活的雄厚物质基础。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今天中国人民的美好生活。

  改革开放是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实现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必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从沿海到沿江、沿边和内陆,从制造业到农业和服务业,从大规模引进来到大踏步走出去,我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2012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38671亿美元,比1978年增长186倍,货物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一位。2012年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1117亿美元,连续多年位居发展中国家首位;对外直接投资净额878亿美元,年末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达到5319亿美元。我国通过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制定国际经济规则,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大幅提升。改革开放提升了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今天中国举足轻重的国际地位。

  35年来的伟大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必由之路。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必须坚定不移沿着改革开放这条富民强国之路走下去。

  更加自觉地把握改革开放的根本启示 

  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不仅使我国取得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辉煌成就,而且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根本启示和宝贵精神财富。

  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正确方向,沿着正确道路推进。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冲破思想观念上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提下,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在不断实践探索中推进。习近平同志指出,摸着石头过河,是富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方法。摸着石头过河就是摸规律,从实践中获得真知。”35年来的改革开放就是不断摸石头、找规律的过程。我国是一个大国,重大改革不能出现根本性失误,一旦出现就无可挽回、无法弥补,所以改革必须试点先行,在实践中摸规律。比如,当前财税体制改革领域正在推进的营改增,就是在上海先行试点,然后再扩大试点范围,条件成熟了在全国全面推开。习近平同志还强调,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是辩证统一的,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要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前提下进行,加强顶层设计要在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的基础上来谋划。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是新的历史时期对改革开放的顶层设计,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部署、总动员。我们要在全会精神的指引下,继续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我国国情复杂,地区差异大,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多层次特征,这就要鼓励各地根据当地实际进行各具特色、富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到实践中去摸石头、探索路径、积累经验,把改革开放不断引向深入。

  改革开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全面改革,在各项改革协同配合中推进。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革,各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必须整体推进,才能防止顾此失彼。回顾35年来的改革历程,无论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启动农村改革,还是扩大国有企业自主权推动城市改革,再到今天以简政放权为重点改革行政体制,都是循着从局部到全局、从重点到整体的路径推进的。当前,推进新型城镇化,让亿万农业转移人口融入现代城市生活,就需要联动推进土地、户籍、公共服务等领域改革。又比如,推进收入分配改革,也需要配套推进财税、国企、资源等领域的改革。可见,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更加注重各项改革的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和协同配合。

  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必须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历史反复证明,在我们这样一个大国,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改革和发展就难以推进。过去35年,我们之所以能够有序推进改革、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就是因为牢牢把握住了稳定这个前提。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在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的同时,也使各种社会矛盾愈发凸显,保持社会稳定显得尤为重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坚持把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三者关系的结合点,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和推进改革,从群众最期盼最关切的领域改起,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满足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我们就能总揽全局,保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处理不好,就会吃苦头,付出代价。

  改革开放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必须坚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推进。最大的创造力在基层、在群众。过去35年,很多改革成果都是由基层创造出来的。改革开放初期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就是群众首创的典型范例,由此推动的农村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的,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发展,改革开放中每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改革开放每一个方面经验的创造和积累,无不来自亿万人民的实践和智慧。进入全面深化改革新阶段,我们面临的矛盾日益复杂,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必须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充分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和利益诉求,充分体现人民群众的创新实践,充分汇聚人民群众的智慧,并使改革的成果最大程度地惠及亿万人民群众。

  更加坚定地承担改革开放的历史责任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制定的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我们要深入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落实《决定》提出的重大改革部署,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全面深化改革,不失时机推进深层次矛盾的攻坚克难,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承担起新时期改革开放的历史责任。

  围绕推动经济转型深化改革。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期,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依然粗放,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依然较大。只有加快财税、金融、科技、土地、户籍等领域的改革,破除原有发展方式赖以存在的体制基础,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质增效上来,才能推动经济转向科学发展的新轨道。

  围绕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深化改革。近年来,我国政府职能转变取得积极进展,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尚未完全理顺,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只有进一步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才能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围绕不断改善民生深化改革。当前,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和住房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较多,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面临诸多新的课题。只有加快教育、就业、社保、医疗等领域的改革,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才能使发展成果最大程度地惠及亿万人民群众,朝着共同富裕方向迈进。

  围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改革。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也是经济社会创造活力的源泉。只有建立权力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形成维护公平正义的制度环境,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让人人都有成长成才的通道,让各类人才都有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才能最大程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亿万人民群众参与改革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深化改革。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只有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才能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作者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

版权所有@海南省东方宣传网  主办:中共东方市委宣传部

地址:海南省东方市东府路市政府办公楼  电话:0898-25514262  开发维护:海南省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网站声明网站地图联系我们